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业天地 > 经验交流

新华医院急诊分级解病患所“急”

时间:2010-08-24 10:21:50  来源:  作者:

     看急诊不是“先来先看”,而是按疾病情况分级,危重者优先治疗。新华医院在上海率先探索“急诊分级”诊疗新模式,大幅降低了因等候时间过长而致的重大医疗事件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普通急诊的诊治效率,“急诊难”初步缓解。

  新华医院地处大杨浦,急诊量多年列全市第一,去年突破25万人次,预计今年还将猛增40%。但据分析,其中相当比例是病情“非急”的患者。大病小病都挤在急诊室排起长队,使得一些真正“急”的危重病人延误治疗。

  改变急诊模式迫在眉睫。经过反复研究权衡,新华医院尝试引进了在欧美实行多年的分级制度,将急诊病人分为5级:1级2级为心跳骤停、昏迷、严重创伤、严重胸痛、呼吸困难等病人,直接送抢救室;3级4级为感冒发烧、肚痛腹泻等一般急诊,5级则为不到急诊指征的患者,均按通常模式诊治。急诊医生也相应调整布局,五分之一在抢救室“枕戈待旦”,特设高年资专家接诊病情可上可下、分级难辨的患者,其余主力则集中精力处置普通急诊。

  新措施推出伊始,习惯了“按部就班”排队的病人很多不适应,甚至有不少人吵闹。但渐渐病人就接受了这种急诊新“看法”,因为分级标准确实“客观公平”:在预检台,有先进的多功能监护仪测血压、脉搏、心率,特别是血氧饱和度(一种评估呼吸困难的指标,低于90%即危重)等生命体征,这些数据结合患者自诉症状,基本可准确科学判断病情。分诊护士都经过专门的上岗培训,并时刻监护,一旦病人等候时病情发生变化,立即重新监测体征,调整级别。

  实施急诊分级后,医院与急诊相关的投诉大幅减少,严重医疗事件发生率骤降了70%。因为分级明确,各诊室医生各司其职,诊疗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单位时段处置普通急诊病例数上升了近50%。为了进一步“提速”,血常规、心电图等原先要医生接诊后才进行的检查,也可以提前到等候时先做,进一步缩短了整个就诊时间。

  日前一项调查显示,85%的病人对危重优先的急诊分级模式表示“赞同”或“愿意配合”。新华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支持度,卫生管理部门有必要委托医学会和护理学会,共同制订统一的分级标准并公示,医患共同努力,让急诊分级这一兼顾效率和公平的诊疗新模式在更多医院推广。

 
                                         文章来自:《解放日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