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业天地 > 经验交流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用于上腹部手术病人的体会

时间:2010-08-24 10:19:16  来源:  作者:

1、资料与方法
   1.1  
本组20例,年龄35-65岁,男8例,女12例。ASAI-Ⅲ级,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轻度糖尿病2例,偶发早搏5例,其他6例。术中包括胆总管探查14例,胆囊切除4例,胃大部切除2例。20例随机分A组(复合组)和B组(单纯硬膜外阻滞组),每组10例。术前常规用苯巴比妥纳0.1,阿托品0.5mg肌注。
   1.2  A
组先根据手术部位选择相应胸段硬膜外腔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实验量1.5%利卡多因5ml,观察5-12分钟无腰麻征象后注入1.5%利多卡因5-8ml,测得麻醉平面后实施全麻,静注咪唑安定0.1ml/kg,异丙酚1-2mg/kg,芬太尼2-4μɡ/kg,琥珀胆碱1-2mg/kg,诱导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每隔60-90min经硬膜外腔导管注入0.5%布比卡因5-8ml,间断静脉注维库溴铵和芬太尼,异氟醚0.8-1.0%吸入维持麻醉,以病人能耐受气管导管为准。术中监测BPHRSPO2ECG。术毕常规采用微量泵施行硬膜外镇痛48小时。B组单纯用硬膜外腔阻滞,方法基本同A组,术后未施行硬膜外镇痛治疗,于麻醉前硬膜外腔注药后,术中维持期记录BPHRSPO2ECG用药剂量,术毕苏醒情况和平均住院日数,统计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有显著差异,P<0.01为有非常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ASA分级及手术前血压、心率无统计学差异。
   2.2 A
组于硬膜外阻滞后,气管插管后及术中BP比麻醉前下降(P<0.05)其中3例需麻黄碱处理。B组于硬膜外阻滞后BP较麻醉前有所下降(P<0.05)其中两例需使用麻黄碱和多巴胺处理,但术中探查时病人BP较麻醉前显著提高,且恶心呕吐发生率高(P<0.01)。
   2.3 A
组和B组硬膜外腔麻醉用量分别为1.5%利卡多因13±3ml0.5%布比卡因13±3ml1.5%利卡多因18±3ml0.5%布比卡因15±3mlP<0.05.
   2.4 A
组术后苏醒快,无一例带气管导管回病房,术中全无知晓;B组术毕诉术中虽无痛但牵拉不适,恶心、呕吐者6例。A组术后常规施行硬膜外镇痛,术后恢复较快,麻醉并发症较少,B组术毕拔硬膜外导管回病房,B组病人术后对术中知晓且留下不愉快记忆(P<0.01)。平均住院日数为A16.2±4天,B18.2±4.1天(P<0.05)两组均无特殊并发症发生。
3.
体会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具有应激反应小,术后拔管快,疼痛减轻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通过本文10例实践并与单纯硬膜外阻滞比较,具体体会如下:①A组插管后循环稳定,应激反应小,虽有血压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内;②A组术后病人清醒后感觉轻松,无术中知晓后的恐惧,有利于疾病康复,且术后止痛治疗,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和术后恢复,B组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且术中知晓,对病人精神上有创伤和恐惧感,术后住院天数增加;③应用复合麻醉必须强调麻醉医师的理论与操作技术水平及医院设备条件,并加强麻醉期间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