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麻醉与监护论坛》杂志文章 > 17卷第1期

颅脑手术全麻苏醒期使用氟比洛芬酯、曲马多的观察

时间:2010-08-23 16:56:09  来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昆明650032  作者:李江 唐天云

责任作者及联系方式:唐天云:Email:tangty1@hotmail.com
   颅脑手术全麻应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术毕能及早清醒恢复意识,及时观察神经系统状况。全麻患者在苏醒期常因疼痛引起躁动不安。氟比洛芬酯是非甾体抗炎药,有抗炎,止痛及解热作用,用于颅脑手术术后镇痛具有优势。曲马多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镇痛药,镇痛效果良好。本文观察颅脑手术全麻苏醒期使用氟比洛芬酯、曲马多对躁动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期全麻颅脑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17-58岁,体重40-80kg,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无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史。
1.2麻醉方法
    静脉复合全麻,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4μg/kg),丙泊酚(1.5-2m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用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2-5μg/kg/h),术中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缝皮前停静注丙泊酚,静注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作用,手术操作结束后停止静注瑞芬太尼。术后患者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
1.3给药方法
   分别于术毕前30min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mg(I组),曲马多2.0mg/kg(II组)。
1.4评估方法
    躁动评分:0分-安静且合作;1分-刺激时有肢体活动,用语言安慰可改善;2分-无刺激时有挣扎,但无需按压;3分-挣扎剧烈,需多人按压。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一般情况
    二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麻醉时间,ASA分级的差异无显著性。
2.2恢复质量
    二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0min,10min的MAP,HR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拔管后0min,20min的躁动评分,I组明显高于Ⅱ(P<0.05),见表1。

1.png

3.讨论
    颅脑手术麻醉以全凭静脉麻醉为主,术毕能及早清醒恢复意识,及时观察神经系统状况。短效全身静脉麻醉药丙泊酚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反复使用无体内明显蓄积,停药后苏醒迅速,是临床麻醉广泛应用的全麻醉维持药。瑞芬太尼是超短效,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起效快,消除快,重复用药无蓄积,持续泵注可维持术中平稳而有效的镇痛作用,是术中理想的镇痛药物,但它具有麻醉性镇痛药共有的抑制呼吸的不良反应[1]。瑞芬太尼的长时间持续输注可使停药后患者对疼痛更为敏感,应注意术毕镇痛及时衔接[2]。颅脑手术术后气管拔管时要求血流动力学平稳,清醒度,镇痛度良好,无呛咳躁动。不完善的镇痛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全麻苏醒期躁动常见,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期,麻醉减浅,气管导管刺激,可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加剧心血管反应,颅脑手术中可引起手术创面大量出血而需再次开颅手术,严重者可导致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导致术后躁动的因素很多,镇痛不全是引起躁动的最常见原因,颅脑手术后的气管导管拔管期要维持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避免或减少意外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不同的镇痛药氟比洛芬酯、曲马多解决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镇痛效应迅速消除的问题,探讨不同药物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达到完善而有效的苏醒期镇痛,减少患者的术后躁动,降低拔管后的应激反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Ds)的镇痛机制是通过抑制中枢和外周还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等的合成,产生镇痛效应;同时不抑制呼吸,不影响麻醉深度及术后苏醒[3]。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静脉注射用脂微球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以脂质微球为载体,选择性聚集在手术切口,肿瘤部位和血管损伤部位,从而改变药物的体内分布,具有靶向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减轻感觉神经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发挥镇痛效应[4]。曲马多是人工合成的新型中枢性镇痛药,镇痛作用通过两条途径完成[4],一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与疼痛相关的受体,二是调节中枢单胺能疼痛抑制通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下行抑制途径中内源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镇痛作用。这两条途径在体内协同作用,镇痛效果良好而且不良反应并不增加,曲马多已走进临床镇痛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比较应用这两种药物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苏醒期的影响,发现两种药物对术后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MAP,HR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明显差别,抑制躁动Ⅱ组优于I组,曲马多优于氟比洛芬酯的作用。
    氟比洛芬酯、曲马多用于颅脑手术围拔管期都可减轻气管拔管期不良反应,减少拔管期患者躁动,曲马多优于氟比洛芬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郝雪琴,瑞芬太尼临床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6,35 (16):1507-1509
2. 朱晓琳,王春亭,谷红,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6):145
3. 段砺瑕,李晓玲,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4 ,13 (9):851-852
4. Kabel JS,van Puijenbroek EP.Side effects of tramadol:12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he Nethedands[J].Ned Tijdsehr Geneeskd,2005,149(14):754--757.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